欢迎来到 半岛体育 官网!

2022年08月26日

作者:半岛官方下载地址     更新时间:2023-11-27 16:35:06

  每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民生实事,往往是分量十足的民生“大礼包”,历来最为群众所关注。在济南市章丘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章丘区政府承诺2022年为民办22件实事。提升城乡环卫水平被列为22件民生实事之一。半年过去了,这件民生实事办得咋样了?近日,记者走进章丘区环卫中心,实地探访其进展情况。 记者支倩倩 一天“吃掉”1600吨垃圾 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暖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结合“无废城市”创建,章丘区环卫中心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切入点,打造高品质静脉产业园区,趟出一条垃圾处理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近日,记者走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静脉产业园)施工现场看到,整个厂区干净整洁,高大烟囱里冒出的水蒸气没有一点异味,印象中垃圾场脏乱的场景和令人掩鼻的臭味在这里消失了。 据悉,2020年8月,总投资8.5亿元,集低碳清洁、循环利用、环境治理为一体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静脉产业园)正式签约。该项目紧邻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工程,为生活垃圾、普通工业固废、厨余垃圾、污泥等协同处理项目,设计日解决能力1600吨,配套日处理800吨的污水处理设备。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主厂房已施工至13米,已完成工程量的60%,并同步进行设施安装。项目计划在2023年6月投产运行。同时,垃圾焚烧产生的热源,可对周边社区进行暖气供应,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暖。”该项目负责人句国政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章丘与济南垃圾处理设施的资源共享,对于提升全市垃圾解决能力,降低碳排放,打造无废城市,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变身装配式建筑PC构件 近年来,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有力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条件。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其中不少建筑垃圾未经处理便被堆放和填埋,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造成了环境污染。面对大量的建筑垃圾,章丘又是如何分类的呢? 在刁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现场,记者见证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重新成为资源的全程。该项目一期工程于2021年4月开工建设,2022年7月建成投产。项目配套安装2条固定式破碎生产线条移动式破碎生产线条水稳生产线条交通隔离桩生产线,年处置建筑垃圾最大能力约100万吨。在资源化处置线的“神奇”力量下,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废旧金属,重新回炉后就变成了可再用于建设之中的钢材。“通过对建筑垃圾的破碎、筛分等,用来生产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装配式建筑PC构件。”刁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负责人巩晓亮表示。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章丘区建筑垃圾处置方式单一、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处置消纳能力不够等明显问题,对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率、扩大建筑垃圾产业化、打造无废城市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真正的完成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升级垃圾转运站 告别脏乱臭环境 垃圾转运站是城市重要的环卫基础设施,作为连接居民日常生活垃圾和垃圾处理厂之间的枢纽,其功能包括收集、压缩、暂存和周转生活垃圾。但是提起垃圾转运站,不少市民脑海中可能会浮现这样的场景:环境脏乱、臭气烘烘、污水遍地……而现在,这样一些问题正在章丘发生转变。 为提升生活垃圾压缩效率,增强垃圾转运处置水平,2021年10月,章丘区环卫中心投资620万元,对绣惠生活垃圾转运站作业车间和压缩设施进行升级改造,2022年5月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改造后,由地坑压缩式改建为地上水平压缩模式,配置垃圾压缩设备2套,进站压缩车辆17台,转运车辆4台,日转运能力提升至240吨。大多数都用在明水、双山、普集3个街道及主城区生活垃圾的转运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该转运站设有压缩、称重、除尘、除臭、中控、监控、过滤、封闭八大系统,可有效遏制臭气及粉尘的二次污染。处理工艺流程为收集的生活垃圾经全密闭收集运输车运入转运站进行计量后,倾倒入压缩箱内,经过水平压缩后,由密闭式转运车辆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站内配有除臭除尘等设备,设有单独的渗滤液收集池,定期用收集车运至渗透液处理中心做处理。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努力做到早开工、早建设、早投用,夯实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基础,不断的提高城市形象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章丘区环卫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柏尔超表示。

  每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民生实事,往往是分量十足的民生“大礼包”,历来最为群众所关注。在济南市章丘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章丘区政府承诺2022年为民办22件实事。提升城乡环卫水平被列为22件民生实事之一。半年过去了,这件民生实事办得咋样了?近日,记者走进章丘区环卫中心,实地探访其进展情况。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结合“无废城市”创建,章丘区环卫中心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切入点,打造高品质静脉产业园区,趟出一条垃圾处理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近日,记者走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静脉产业园)施工现场看到,整个厂区干净整洁,高大烟囱里冒出的水蒸气没有一点异味,印象中垃圾场脏乱的场景和令人掩鼻的臭味在这里消失了。

  据悉,2020年8月,总投资8.5亿元,集低碳清洁、循环利用、环境治理为一体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静脉产业园)正式签约。该项目紧邻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工程,为生活垃圾、普通工业固废、厨余垃圾、污泥等协同处理项目,设计日解决能力1600吨,配套日处理800吨的污水处理设施。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主厂房已施工至13米,已完成工程量的60%,并同步进行设施安装。项目计划在2023年6月投产运行。同时,垃圾焚烧产生的热源,可对周边社区进行暖气供应,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暖。”该项目负责人句国政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章丘与济南垃圾处理设施的资源共享,对于提升全市垃圾解决能力,降低碳排放,打造无废城市,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近年来,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有力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条件。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其中不少建筑垃圾未经处理便被堆放和填埋,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造成了环境污染。面对大量的建筑垃圾,章丘又是如何分类的呢?

  在刁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现场,记者见证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重新成为资源的全程。该项目一期工程于2021年4月开工建设,2022年7月建成投产。项目配套安装2条固定式破碎生产线条移动式破碎生产线条水稳生产线条交通隔离桩生产线,年处置建筑垃圾最大能力约100万吨。在资源化处置线的“神奇”力量下,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废旧金属,重新回炉后就变成了可再用于建设之中的钢材。“通过对建筑垃圾的破碎、筛分等,用来生产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装配式建筑PC构件。”刁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负责人巩晓亮表示。

  记者了解到,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章丘区建筑垃圾处置方式单一、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处置消纳能力不够等明显问题,对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率、扩大建筑垃圾产业化、打造无废城市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真正的完成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垃圾转运站是城市重要的环卫基础设施,作为连接居民日常生活垃圾和垃圾处理厂之间的枢纽,其功能包括收集、压缩、暂存和周转生活垃圾。但是提起垃圾转运站,不少市民脑海中可能会浮现这样的场景:环境脏乱、臭气烘烘、污水遍地……而现在,这样一些问题正在章丘发生转变。

  为提升生活垃圾压缩效率,增强垃圾转运处置水平,2021年10月,章丘区环卫中心投资620万元,对绣惠生活垃圾转运站作业车间和压缩设施进行升级改造,2022年5月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改造后,由地坑压缩式改建为地上水平压缩模式,配置垃圾压缩设备2套,进站压缩车辆17台,转运车辆4台,日转运能力提升至240吨。大多数都用在明水、双山、普集3个街道及主城区生活垃圾的转运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该转运站设有压缩、称重、除尘、除臭、中控、监控、过滤、封闭八大系统,可有效遏制臭气及粉尘的二次污染。处理工艺流程为收集的生活垃圾经全密闭收集运输车运入转运站进行计量后,倾倒入压缩箱内,经过水平压缩后,由密闭式转运车辆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站内配有除臭除尘等设备,设有单独的渗滤液收集池,定期用收集车运至渗透液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努力做到早开工、早建设、早投用,夯实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基础,不断的提高城市形象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章丘区环卫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柏尔超表示。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 半岛体育(BOB)官方下载-地址 |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11010310号-23 营业执照

豫公网安备 豫ICP备11010310号-23

发短信
电话咨询